情感故事:儿媳有没有赡养婆婆的义务,这个案

摘 要

  在中国的家庭观念里,很多事情是用道理讲不通的,往往还得靠感情。而这段感情里,人情是最重要的。同处在一个家庭中的婆婆和儿媳妇,或许是对立的,但并不是矛盾的。 所以很多

在中国的家庭观念里,很多事情是用道理讲不通的,往往还得靠感情。而这段感情里,人情是最重要的。同处在一个家庭中的婆婆和儿媳妇,或许是对立的,但并不是矛盾的。

所以很多时候,都不应该针锋相对,而是用感情去包容对方。可不管是恶媳妇还是恶婆婆,在这事上,总会搞不清楚。


01

袁凯的老婆子清家里条件很好,结婚那会,子清家里直接操办好了一切东西。

房子是老丈人家的房子,车是子清的车。就连办婚礼的时候,都没让袁凯家出一分钱。

有人羡慕袁凯,说他上辈子积福了,娶了个好媳妇,一下子轻松了很多。但也有人笑话他,说他吃软饭,为了钱连脸面都不要。

别人的话是别人的,他可以听也可以不听。但是自己在家里的情况,却是他没法忽略的。

因为子清的条件优越,所以一直以来,她都很强势。平常家里的大事小事,都是子清说了算。

而且结婚之前,袁凯打算把自己的妈妈接过来一起住。袁凯的爸爸去世早,大哥又在国外发展,母亲就只有一个他在身边。

其实,养老问题,可以兄弟俩一起商量,大哥在国外发展,就出点钱,小弟在国内发展,就多出力,这样搭配,才是和谐的养老方式,而不是让小弟一锅端。

可是袁凯这个小弟,倒是很孝顺,要独自给亲妈养老。刚结婚的时候,袁凯也确实让妈妈过来住。但是没过多久,老母亲就回到自己家去了。虽然袁凯不知道为什么,但隐隐觉得和老婆脱不了关系。


02

子清怀孕的时候,把婆婆叫过来照顾她。不是请不起保姆,是对保姆不放心。

不找自己的妈妈,是因为子清的妈妈和子清一样,都是享福的人,根本不会照顾人。

婆婆这一照顾,就是六年,直到小孙女上了小学。这六年期间,给孩子做饭洗衣服换尿布,帮忙接送孩子上下学,有的晚上,孩子都是婆婆来照顾的。

到后来,孩子最亲的人不是自己的妈妈,而是奶奶。眼瞅着女儿越来越大,子清觉得婆婆也不用照顾孙女,可以回家了。

她对婆婆说:“妈,宝宝要上小学,不用人照顾了,你收拾收拾回家吧。”

儿媳这种用人朝前,不用人朝后的嘴脸,确实够让人憎恶的。人在做天在看,子女也在看,她这么对婆婆,难保自己的女儿以后不这么对她。

把婆婆赶回家的那天,女儿又哭又闹,要找奶奶,子清生气地对女儿吼:“有妈妈不行吗?要什么奶奶?你没有奶奶,只有姥姥。”

一旁的袁凯听到这话,有些生气,他对子清说:“什么是没奶奶?我妈活得好好的呢。”

子清压根不理他,只顾着哄孩子。


03

后来很多次,袁凯有意无意地对老婆提起把老母亲接过来一起住的想法。

每每到这个时候,子清都是理都不理他。袁凯心里特别着急,甚至有想和子清离婚的想法。

可他知道他不能,他的一切都是子清给的。就连工作,都是岳父帮忙安排的。

后来袁凯母亲在家摸黑上厕所的时候,不小心摔倒了。袁凯觉得母亲一个人太不方便,又一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子清。

子清却说:“那是你妈,该你照顾,你想怎样就怎样。但是别带到我的房子里来,你要是有钱,就给她请保姆,给她买房子。”

对于老婆的冷漠,袁凯除了无奈,什么都不敢说。他怕惹怒了子清,自己丢了工作,以后更是没法对母亲好。

那天之后,袁凯给母亲在家附近租了个房子,然后找保姆过去照顾他。平常有事没事,他就过去看看。可心里始终有芥蒂,他想让母亲跟自己住。
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